中科院理化所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为发挥中科院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责任,开阔本科生视野,增进对前沿学科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基于个性化的科研兴趣,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将举办“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现面向全国高校招生,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9年7月14-20日
二、参加人数
接收人数: 200名
三、申请条件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涉及本科专业包括:制冷与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轮机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涉及本科专业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涉及本科专业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材料学(涉及本科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及相关专业2016级本科生;
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总评成绩排名在本学院或专业前20%之内,或具有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3.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各类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理化所大学生奖学金” 或有出色科研成果者上述标准可适当放宽;
4.对相关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5.英语达到国家四级及以上水平。
四、同期组织推免意向见面会
本年度夏令营期间,将组织推免意向见面会,请有意到我单位深造者积极参加。为吸引优秀生源,我单位拟制定系列优秀推免生奖励政策:
1.设置优秀推免生奖学金:985高校专业前20%、211高校专业前10%到我所推免拟录取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学金;
2. 报销被我所拟录取推免生的往返路费及体检费;
3. 非我所夏令营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参加我所推免意向见面会,具体时间请见后续夏令营活动通知。
五、申请办法及时间
1.报名办法:
网上报名:登录http://zxsq.ucas.ac.cn/login/index/sc,选择“中科院理化所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栏目,(现已开通)进行报名。
同时,申请人须将“申请表电子版”(系统生成)和“个人信息表”(附件1)(均以“××高校-××学院(系)-××专业-姓名”命名,如: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胡宇)填好后,发邮件到yzb@mail.ipc.ac.cn。
第一轮审核电子文档,不用签字和院系盖章。直接发送两个文档即可,不用压缩打包。
2.报名时间:2019年4月30日—6月10日
(1)审核和选拔工作将由中科院理化所教育处负责。6月12日前,入选的学员在报名系统中的状态会变更为“已通过”,接收的夏令营学员名单将于2019年6月中旬在网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2)入选营员须在6月24日前将如下报名材料邮寄到中科院理化所教育处(仅限EMS,信封上需注明“理化所2019年大学生夏令营报名材料”,不提供纸质材料的,视为放弃参加夏令营的资格,且全部申请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
①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夏令营申请表(报名系统生成,须本人签字);
②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需加盖教务处或学院公章);
③其他证明材料(包括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复印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各类奖励证书复印件等)。
建议使用透明文件夹整理材料,并按照申请表、成绩单、推荐信(自愿提交)、奖励证书复印件、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复印件、其他材料的顺序进行排列。较厚的论文及出版物复印件可单独成册,附于提交材料后面。
注:申请者应保证申请时所提交的所有电子信息及纸版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因不实信息或者伪造材料所造成的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六、主要活动内容
1.夏令营开学典礼及欢迎晚宴;
2.讲座与交流,主要包括理化技术研究所介绍,“院士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研究中心主任专场讲座”,与青年科学家座谈,与导师、师兄师姐座谈等;
3.科研体验,深入实验室亲身感受科学研究,选择中意的科研方向;
4.参观实验室、图书馆和大型仪器,了解科研环境及园区风光;
5.文化素拓活动,主要包括夏令营毕业晚会、体育活动、北京市区或近郊一日游(参观北京的市容市貌、著名景点,或参加体育比赛、热门节目录制等,亲身体验现代北京的活力),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参观及周边景区(雁栖湖、青龙峡)素质拓展活动等;
6.夏令营毕业典礼及颁奖典礼。
七、注意事项
1.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须遵守理化技术研究所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统一的安排进行学习和活动;
2.夏令营期间由理化技术研究所统一安排住宿(京区高校的学员一般不安排住宿)和就餐,报销单程火车硬座费用。
八、2018年夏令营活动介绍
2018年夏令营我所共招收学员约200人,其中约有二分之一的学员被拟录取为我所2019年直博生、硕士研究生(具体名单如下),更多2018年暑期学校信息(含活动照片、2018年学员活动感想等)请关注”中科院理化所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ipcyzb)。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学校 | 录取专业 | 录取类型 | 录取方式 | 
| 1 | 王浩 | 男 | 北京交通大学 | 光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 | 吕子燕 | 女 | 西北大学 | 无机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3 | 任天磊 | 男 | 西北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 | 安惠雯 | 女 | 北京师范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5 | 姚昕迪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 | 刘柯晟 | 男 | 北京交通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7 | 高泽坤 | 女 | 兰州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8 | 李建 | 男 | 郑州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9 | 王海旭 | 男 | 山东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10 | 郭斌 | 男 | 中国海洋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11 | 成阿果 | 女 | 北京化工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12 | 赵婧含 | 女 | 云南大学 | 有机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13 | 陈丽娟 | 女 | 内蒙古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14 | 田纳西 | 男 | 四川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15 | 周琬芃 | 男 | 山东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 | 统考 | 
| 16 | 王鑫 | 男 | 山东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 | 统考 | 
| 17 | 梁春晓 | 女 | 东北师范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18 | 丁曼曼 | 女 | 山东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19 | 黄庐山 | 男 | 南开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0 | 赵一菲 | 女 | 西北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1 | 张益锴 | 男 | 同济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2 | 范鑫 | 女 | 郑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3 | 于吉新 | 男 | 郑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4 | 袁萌 | 女 | 吉林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25 | 刘国梁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26 | 薛小矿 | 男 | 郑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27 | 贾岚欣 | 女 | 西北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28 | 王希妍 | 女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29 | 章茜 | 女 | 华中科技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30 | 苑晓冬 | 男 | 郑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硕士 | 统考 | 
| 31 | 程子扬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2 | 陈凤麟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3 | 林相斌 | 男 | 兰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4 | 陈雨洁 | 女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5 | 李沛佳 | 女 | 西北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6 | 陈子云 | 女 | 山东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7 | 吴亚东 | 男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8 | 张晓斌 | 男 | 暨南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39 | 耿悦 | 女 | 吉林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0 | 崔欣欣 | 女 | 郑州大学 | 物理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1 | 万晨潇 | 女 | 郑州大学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2 | 陈新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3 | 姜玮 | 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44 | 陈语葳 | 女 | 北京师范大学 | 材料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45 | 李东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材料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46 | 续鹏媛 | 女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47 | 高颖韬 | 女 | 太原理工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48 | 孙晓敏 | 女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材料学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49 | 张兴宇 | 女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统考 | 
| 50 | 王谱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学 | 硕士 | 统考 | 
| 51 | 孟维豪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52 | 缪瑛烜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53 | 迟佳欣 | 女 | 湖南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54 | 罗靖 | 男 | 重庆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55 | 喻颖睿 | 男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56 | 李东东 | 男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57 | 刘丽 | 女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工程热物理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58 | 曾钰培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59 | 刘思聪 | 女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0 | 王春栋 | 男 | 浙江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1 | 邢泽溶 | 女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2 | 孙晓 | 女 | 中南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3 | 王乾宇 | 男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4 | 乔梦文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5 | 王泽昆 | 男 | 郑州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6 | 汪晓红 | 女 | 重庆大学 | 工程热物理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67 | 焦珂欣 | 女 | 中南大学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68 | 时福瑞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69 | 赵聪 | 男 | 大连理工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70 | 李佩儒 | 男 | 西安交通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1 | 周晗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2 | 齐浩颖 | 女 | 南京理工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3 | 郑文帅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4 | 赵雨晨 | 男 | 东南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5 | 刘子健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6 | 潘子杰 | 男 | 东南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77 | 刘莹 | 女 | 四川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78 | 王云霄 | 男 | 山东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79 | 黄红梅 | 女 | 重庆大学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直博生 | 推荐免试 | 
| 80 | 张晓涵 | 女 | 湖南大学 | 材料工程 | 硕士 | 统考 | 
| 81 | 王帅 | 男 | 吉林大学 | 化学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2 | 吴冰冰 | 女 | 华南师范大学 | 化学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3 | 王亚珂 | 女 | 郑州大学 | 化学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4 | 汤鑫斌 | 男 | 合肥工业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5 | 刘明 | 男 | 南京理工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6 | 王彤 | 女 | 东南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7 | 赵秀芳 | 女 | 北京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8 | 孙浩杰 | 男 | 武汉理工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89 | 王日颖 | 女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90 | 丁京 | 女 | 华中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 91 | 孔祥杰 | 男 | 山东大学 | 动力工程 | 硕士 | 推荐免试 | 
九、招生联络人
为进一步做好我所2019年夏令营报名及研究生招生咨询工作,使有志于报考我所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我所研究生招生的政策、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更多地了解我所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人才培养情况,更快地得到我所研究生招生中的咨询,今年我们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材料学及物理学四个专业设立了招生联络人,具体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请查阅附件2,欢迎各位同学前来咨询。
十、联系人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中科院理化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190
网址:http://www.ipc.ac.cn
联系人:邱波
电话/传真:010-82543436
E-mail: yzb@mail.ipc.ac.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理化所研招办”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2019年夏令营QQ交流群:1003024601(加群请注明高校+姓名)
	 
附:理化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理化技术研究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
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中国科学院“****”入选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4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6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全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所级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