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
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化学所将举办第九届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预计招收营员200名。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加,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化学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详情参见:http://www.ic.cas.cn/jggk/skjj/。
二、申请条件
1.化学、材料、生物、物理及相关专业2017级本科生(2021届毕业生);
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排名20%以内或具有推免资格,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3.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以上。
三、申请时间及办法
1.申请时间:2020年6月3日—7月3日
(举办时间预计为7月下旬或8月上旬,具体形式将视疫情防控要求确定)
2.报名办法
(1)系统报名(http://zxsq.ucas.ac.cn/login/index/sc);
(2)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 (详见申请流程“2”)。
说明:我所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夏令营营员名单预计于2020年7月在网站上公布并在夏令营申请系统中进行资格审核,届时未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皆为未入选者,对其将不再另行通知。
四、申请流程
1.系统填报
(1)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夏令营在线申请”平台 http://zxsq.ucas.ac.cn/login/index/sc;
(“承办夏令营单位”搜索选择“化学研究所”,“是否住宿”均填写“否”)
(2)填写完成后的申请表无需下载打印,仅供系统审核使用;
(3)报名信息提交后,如发现填写错误或有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化学所教育处进行退回修改(发送邮件至xialingying@iccas.ac.cn,写明姓名+报名号+修改原因)。如多次填报,最终审核将以申请号码最大的一次为准(即填报时间最新),其他申请号的填报视为无效。
2.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发送前请认真检查材料的清晰度,尤其是成绩单)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下载);
说明:
①“推免资格情况”,如已经或基本确定可以获得,选择“是”,不能获得,选择“否”,其他情况需在“其他”项中注明;
②意向专业及意向导师请参照http://yjsb.iccas.ac.cn/zhaosheng/2019-化学所2020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pdf
2020年夏令营招生导师变化情况(下载)
(意向1和意向2非平行关系,筛选营员时将优先使用意向1,意向2作为备用。确定意向导师后,可主动与导师联系);
(2)本科成绩单原件(须加盖教务处公章或成绩单专用章);
(3)英语水平证书(四级/六级/其他 ,可使用成绩证明或截图);
(4)身份证(正反面出现在一张A4纸上);
(5)其他证明材料(教务处或本科部出具的专业排名证明、各类奖励证书 、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等),此项为非必交材料,自愿提交,排名证明无统一模板。
请按照以下顺序整理材料:申请表→成绩单→英语水平证书→其他证明材料( 排名证明→获奖证书→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身份证。
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报名(且填写意向导师信息统计:https://www.wjx.cn/jq/80377081.aspx),并将申请材料合并成一个PDF文档发送至xialingying@iccas.ac.cn,邮件主题和附件的命名方式均为“姓名+本科学校+夏令营申请”,上述3个环节的完成截至时间均为7月3日,且任一环节未完成均视为报名无效。
五、主要活动内容
1.大学生夏令营开营典礼;
2.讲座与交流:主要包括化学所简介、实验室介绍、学术报告、与科学大师交流、推免意向见面会(面试)等;
3.科研体验:主要包括参观化学所园区、实验室,了解科研环境及科学研究等 (具体形式待定)。
六、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化学所教育处 联系人:郑丹
联系电话:010-62544602 邮 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E-mail:xialingying@iccas.ac.cn 网 址:http://yjsb.iccas.ac.cn/
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iccasjiaoyu
七、2019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简况
化学所2019年大学生夏令营共招收营员200余名,其中84人拟录取为我所2020级研究生,具体名单如下:
姓名 | 录取专业 | 本科就读高校 | 姓名 | 录取专业 | 本科就读高校 |
陈汉贤 | 材料学 | 武汉大学 | 王创新 | 有机化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陈建成 | 有机化学 | 湘潭大学 | 王磊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中山大学 |
陈思思 | 材料学 | 南开大学 | 王文璇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南开大学 |
崔雪雯 | 有机化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王欣 | 物理化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杜新玉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大连理工大学 | 王逸蓉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沈阳工业大学 |
杜洋阳 | 物理化学 | 郑州大学 | 文巍 | 物理化学 | 郑州大学 |
冯茜茜 | 物理化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吴浛 | 物理化学 | 复旦大学 |
高涵 | 分析化学 | 西北大学 | 吴经纬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南京大学 |
贡睿涵 | 物理化学 | 南京大学 | 吴曼尘 | 物理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顾超凡 | 物理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吴莎 | 有机化学 | 湖北大学 |
郭路通 | 材料与化工 | 北京化工大学 | 武相锡 | 物理化学 | 武汉大学 |
韩琳玉 | 物理化学 | 河北大学 | 肖扬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四川大学 |
贺胤铭 | 有机化学 | 兰州大学 | 谢子仪 | 物理化学 | 湘潭大学 |
黄承宏 | 物理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徐晨昊 | 有机化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黄澄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徐颖 | 物理化学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黄庆 | 物理化学 | 湖北大学 | 徐元 | 物理化学 | 吉林大学 |
贾珂 | 分析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许海燕 | 物理化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贾凌轩 | 有机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许丽锌 | 物理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蒋鑫 | 材料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薛香 | 有机化学 | 中山大学 |
蒋沅原 | 有机化学 | 湘潭大学 | 寻丽娇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华东理工大学 |
雷洲权 | 材料与化工 | 西安交通大学 | 杨杰 | 物理化学 | 郑州大学 |
李曹波 | 有机化学 | 南昌大学 | 杨霓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李静娇 | 物理化学 | 四川大学 | 杨旭 | 物理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李乐旻 | 物理化学 | 吉林大学 | 杨懿森 | 物理化学 | 郑州大学 |
李明坤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河北工业大学 | 姚瑞 | 分析化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李梓溢 | 分析化学 | 厦门大学 | 姚泽诚 | 物理化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林弘睿 | 有机化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于慧萍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大连理工大学 |
刘海迪 | 物理化学 | 兰州大学 | 于跃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四川大学 |
刘敏超 | 物理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喻馨叶 | 材料与化工 | 江苏大学 |
刘帅虎 | 有机化学 | 湘潭大学 | 岳春林 | 分析化学 | 四川大学 |
刘晓溪 | 物理化学 | 山东大学 | 岳铭森 | 有机化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刘莹 | 分析化学 | 湘潭大学 | 张歌 | 材料与化工 | 河北工业大学 |
苗晓丹 | 物理化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张家诚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中山大学 |
明帮荣 | 物理化学 | 山东大学 | 张立典 | 材料与化工 | 大连理工大学 |
南勤颖 | 材料与化工 | 北京化工大学 | 张少华 | 有机化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盛景 | 分析化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张巳亮 | 有机化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施梓薇 | 物理化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张宇凡 | 物理化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舒屹林 | 有机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张钰 | 物理化学 | 吉林大学 |
宋旭伟 | 物理化学 | 河北大学 | 张钰颖 | 物理化学 | 武汉大学 |
孙嘉诚 | 物理化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张子佳 | 有机化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汪石容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安徽理工大学 | 赵盈喆 | 物理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王成彧 | 物理化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周浩洋 | 分析化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学所教育处
2020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