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主观题热点回顾
2012年,央视公益频道推出了“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在调查中,不规范和从众的“过马路的方式”不仅危害了行人自身的安全,也对我国公共秩序的构建产生了消极影响。请结合公共秩序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1.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④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文明进步。
2.针对“过马路的不文明现象”,应该如何来规范?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从道德角度讲,加大遵守交通秩序的宣传力度,引导全民自觉参与到监督,约束人们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及规则,同时也要加强对违反交通规则人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式过马路”是不文明行为,并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法律的角度看,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禁止“中国式过马路”从表面上看是法律领域的事情,但更是一场“道德革命”,只有加强在道德领域的教育和宣传,才能加强公民的自觉性。总之,必须运用风俗、道德、几率、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恶惩善、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二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它们互为补充、相互相成。
道德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为补充。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者的区别是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比法律更为广泛。
(责任编辑:科大科院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