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1」
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便用一两个字代替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
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摘自《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全集》第21卷
「材料2」
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检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摘自《再论问题和主义》《李大钊选集》
「材料3」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问题1:分析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
问题2:根据材料3,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
(1)胡适反对教条主义和绝对真理观,有其合理性,但是他把“主义”概念等同于教条,本身又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教条和偏见,要害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思想,即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俄国的道路,根本改造中国,鼓吹实用主义的改良。
(2)李大钊强调“主义”对解决具体问题的指导作用,强调对于问题的理论思考,实际上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作为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传播,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的生动描述,但是,十月革命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有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十月革命是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和促进环节之一,但不可夸大其地位与作用,不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决定性环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2015年考研资讯及备考辅导 >> 科大科院考研网考研频道
我要报班》》》新东方考研辅导课程
考研热门课程新东方无忧考研课程|考研无忧封闭集训营课程
全国新东方考研课程搜索
(责任编辑:田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