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考研推荐链接:
党海政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应用集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导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冷与低温系统研究组 负责人
上海铂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总经理
电子邮件:haizheng.dang@mail.sitp.ac.cn
办公电话:021-25051967
传真:021-65830734
通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玉田路500号
邮政编码:200083
研究领域:
航空航天遥感遥测制冷技术;空间量子通信制冷技术;深空探测制冷技术;红外探测器制冷技术;超导应用制冷技术(包括强电的超导电力系统及弱电的超导电子学系统);脉冲管制冷技术;微型低温制冷技术;中大型低温制冷系统;长寿命、高可靠、轻量化极低温区制冷技术(2K以下至mK级);低温制冷技术前沿及制冷新技术
主要贡献:
党海政研究员近年来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本研究所的脉冲管制冷技术研究,建立了其基本理论体系,研制出了系列样机并进行了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为相关航天及工程实用的各类脉冲管制冷机的研制及应用奠定了直接基础。近期在深低温和极低温领域取得新的开拓性进展,多级高频脉冲管制冷机以及以之为基础的复合制冷机已经突破液氦温区(获取3.5 K及以下)。
研究工作概述:
党海政,男,2004年2月毕业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获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周远院士,从事高频脉冲管制冷技术(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技术)的机理分析、前沿探索及实用化研究工作;2006年3月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自2006年4月起先后在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和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Karlsruhe研究中心(KIT)分别从事大型超导制冷、探测器制冷和高可靠深低温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9年3月归国,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空间制冷及制冷新技术前沿研究至今。现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制冷与低温系统研究组负责人,超导应用集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低温制冷科学与技术研究,在低温系统及装置、精密低温测量与控制、长寿命直线压缩机技术、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特别是以牛津型直线压缩机驱动的长寿命、高可靠、高制冷效率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技术的机理研究及实用化探索等方面做出过较突出的创新性贡献。在面向空间遥感仪器应用方面,所主持研制出的系列单级和双级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可有效覆盖10 K~200 K的重要温区,且在部分典型温区的制冷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之为主要基础的重要机型已陆续进入航天实用化阶段。近期深低温多级机型取得新进展,已扩展至四级结构并有效覆盖3.5 K~10 K温区(其中在国内率先开展四级高频脉冲管制冷技术研究并获取3.5 K)。上述研究还以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长寿命直线压缩机为特色,牛津型直线压缩机可实现柔性化设计和系列化制造,并受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多级高频脉冲管制冷机附加J-T低温端的极低温区复合制冷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复合制冷循环的机理及实验研究均已获得关键突破,并预期可获取1-2 K及以下温区的有效制冷,为空间量子通信、深空探测以及极低温区科学条件的建立等重要的极低温区特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致力于空间制冷及制冷新技术前沿及应用研究的同时,还对高可靠、高效率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技术在实用超导、先进电力、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重要民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成功拓展,如77 K温区的单台长寿命实用机型已可实现800 W以上的超大制冷量(130 K温区的单台制冷量超过1600 W),牛津型动圈式直线压缩机的输出能力超过22 kW,成功打破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垄断,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已成功转向市场。自2018年,兼任上海铂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近年来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主持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x预研基金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等,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的评审专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或EI检索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和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11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且已获授权50余项)。担任制冷及低温工程领域重要国际期刊《Cryoge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Mechanical Systems & Signal Process》等的审稿人,并荣获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颁发的:《Cryogenics》期刊(2017年11月)、《Energy》期刊(2018年2月)以及《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期刊(2017年11月)等的杰出贡献审稿人证书(Certificate of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Reviewing)。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导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低温学会终身会员等。曾在本领域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并连续两届担任每四年一届的国际制冷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Refrigeration)的低温系统分会场主席(Cryogenic System Session Chairperson, 第23届捷克布拉格ICR 2011 ,第24届日本横滨ICR 2015),并于2018年担任世界应用超导大会的超导装置用低温系统分会场主持人(ASC 2018, 美国西雅图)。2015年8月率团队荣获第24届国际制冷大会优秀海报展示奖(ICR 2015 Excellent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2019年7月荣获《CRYOGENICS》期刊2018年度最佳学术论文奖(CRYOGENICS Best Paper Award 2018),链接: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cryogenics/news/2018-cryogenics-award.
招生专业有二:(1)制冷及低温工程;(2)物理电子学。
每年招生名额1~2名,主要招收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以及其它相关专业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欢迎符合条件的推免生。
博士学位专业为制冷及低温工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周远院士,从事高频脉冲管制冷技术的机理分析、前沿探索及实用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