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25年中科院考研群
加入25年中科大考研群
科院考研推荐链接:
能源动力
	( 1 ) 一种提高离散孔气膜冷却效率的结构形式,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06756.6
	( 2 ) 新型强化换热装置, 实用新型, 200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07 2 0173222.9
	( 3 ) 一种大小肋片交替结构的强化传热装置, 发明,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0910078551.9
	( 4 ) 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 发明,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52329.9
	( 5 ) 一种具有射流冲击作用的扰流挡板强化传热装置, 发明,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112427.5
	( 6 ) 一种具有射流冲击作用的扰流挡板强化传热装置, 发明,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810112427.5
	( 7 ) 一种提高离散孔气膜冷却效率的结构,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106756.6
	( 8 ) 一种离散气膜冷却孔型,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210027373.9
	( 9 ) 一种离散气膜冷却孔,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107467
	( 10 ) 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 发明,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52329.9
	( 11 ) 一种汽轮机单侧排汽系统扩压器端壁,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210024587
	( 12 ) 一种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设计方法,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260919.4
	( 13 ) 一种叉排式双层层板冷却结构, 发明,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