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22年中科院考研群 加入22年中科大考研群
2014考研政治冲刺要点: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和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2.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其含义首先,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其次,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是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生产方式对法律产生决定性影响。
  综上所述,法律的定义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是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实体法:是指有实际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部门,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程序法:是指实现权利所遵守的程序,包括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旗法》、《国徽法》等。
  (二)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包括:《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拍卖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
  商法是调整公民、法人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目前,我国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等。
  (三)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
  一般行政法是指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一般规定的法律规范,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特别行政法是指适用于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国防、外交、认识、民政、公安等。
  (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两部分:意识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
  (五)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就业促进、职业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生产安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六)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七)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力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的已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主要指立法,包括提出、审议、表决、公布四个环节)、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各个环节。其中,法律制定是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法律遵守就是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行使权力;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法律执行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实施法律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法律适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1.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则是国家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法治需要法制保证;法制需要法治指导。
  2.依法治国的基本涵义
  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所谓依法治国,是指: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当领导国家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形成并完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四点:
  一是不能用外国的法律体系来套我国的法律体系。
  二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区分法律手段和其他调整手段的关系。
  四是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本身就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需要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3)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4)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5)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6)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7)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21复试视频课程查询最新中科大&中科院考研资料

2021年中科大-中科院考研复试辅导班

21复试视频课程 查询最新中科大&中科院考研资料

2021年中科大-中科院考研复试辅导班

上一篇:2014考研政治冲刺要点: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下一篇:2014考研政治冲刺要点:真理与价值

在线咨询

进入QQ咨询

王老师

微信咨询

杨老师

进入20中科院QQ群

709867297

进入20中科大QQ群

680149146

友情链接

科大科院考研网版权所有 © 2008-2011 皖 ICP 备 11001710号